声明: 原创发现,原创内容。转载注明我或者 SwiftChina . weibo

其中基础部分借鉴了 WWDC 407 部分的介绍。

相关的分析主要基于我 dump 出的 Swift 标准库声明代码,位于 我的 Github andelf/Defines-Swift

引子

WWDC 407 中简单提到了 NSError 在 Swift 中的处理方法,说NSErrorPointer is Swift’s version of NSError **,其中大概内容是:

  • Foundation 的所有函数中的 NSError ** 都被对应为 Swift 中的 NSErrorPointer (自定义函数也应如此)
  • 调用时候使用下面的方式:
    var error: NSError?
    foobar(...., error: &error)
    
  • 这里一定要用 var,只有 var 才有引用的概念,才可以作为左值
  • 定义时(重载一些带 NSError 参数的函数)(注意其中的 .memory 部分。):
    override func contentsForType(typeName: String!, error: NSErrorPointer) -> AnyObject! {
      if cannotProduceContentsForType(typeName) { if error {
          error.memory = NSError(domain: domain, code: code, userInfo: [:]) }
      return nil }
      // ...
    }
    

到这里,基本怎么在 Swift 使用 NSError 已经足够了。但是本着探究妈蛋 Swift 到底藏起了多少黑魔法的伟(er)大(bi)精神,我继续分析下这里面的槽点。

这不科学!

我们知道 Swift 是强类型语言。类型不同怎么能在一起?直接出错才对。

当然也可能是之前提到过的“隐式类型转换”,所以这里探索下 NSErrorNSErrorPointer 的关系,到底是如何实现了 Objective-C 中的 NSError **

而且有一个逆天的地方是,NSErrorPointer 没有被标记为 inout,但传递参数时候需要传递 NSError 的引用。

上代码

这里给出 Swift 中 NSErrorNSErrorPointer 及相关类型的声明代码。(部分)

@objc(NSError) class NSError : NSObject, NSCopying, NSSecureCoding, NSCoding {
  @objc(initWithDomain:code:userInfo:) init(domain: String!, code: Int, userInfo dict: NSDictionary!)
  @objc(errorWithDomain:code:userInfo:) class func errorWithDomain(domain: String!, code: Int, userInfo dict: NSDictionary!) -> Self!
  @objc var domain: String! {
    @objc(domain) get {}
  }
  @objc(init) convenience init()
  ....
}

typealias NSErrorPointer =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NSError?>

struct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: Equatable, LogicValue {
  let value: RawPointer
  @transparent init(_ value: RawPointer)
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(x: T) -> RawPointer
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(x: RawPointer) -> T
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(inout autoreleasingTemp: RawPointer) ->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
  var _isNull: Bool {
    @transparent get {}
  }
  @transparent func getLogicValue() -> Bool
  var memory: T {
    @transparent get {}
    @transparent set {}
  }
}

分析

由以上代码可以知道,NSErrorPointer 实际上是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Optional<NSError>> 类型(这里我顺便展开了 Type?),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封装了一个 RawPointer,发挥想象力,差不多知道它就是个 void *,指向类型 T。在本例中,指向 NSError?

一般情况下 Swift 的 NSError! 被用于对应 Objective-C 的 NSError *, 一层指针,可 nil. 所以这里,两层指针算是对应上了(一层 RawPointer, 一层靠语言本身的特性实现,这里暂时不考虑 Type!Type? 的差异性,使用时候多注意就可以)。

然后就是棘手的问题,这里的类型转换是如何实现的?这里没有看到标准的隐式类型转换。但是有 __writeback_conversion* 一系列 static 函数。应该是他们起到了转换的作用(再次说明,Swift 是强类型语言,所以必然这样的特性有黑魔法)。

从名字和标准库的定义看,这三个函数应该是同时起作用,用于表述三个类型的关联关系。我写了个例子。

示例代码

struct Foobar {
    var val: Int

  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(x: String) -> Int {
        println("location 1")
        if let v = x.toInt() {
            return v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return 0
        }

    }
  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(x: Int) -> String {
        println("location 2")
        return toString(x + 10000)
    }
    @transparent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(inout temp: Int) -> Foobar {
        println("location 3")
        return Foobar(val: temp)
    }

}

func test_foobar(v: Foobar) {
    dump(v, name: "dump from test_foobar")
}

var word = "9527"
test_foobar(&word)
dump(word, name: "word")

如上,代码输出是:

location 1
location 3
▿ dump from test_foobar: V5trans6Foobar (has 1 child)
  - val: 9527
location 2
- word: 19527

这三个函数在一次隐式调用中,全部都用到了,调用顺序如上。看起来隐藏在背后的关系明了了一些,流程大概是:

  • word 调用 Foobar.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,获得一个 Int
  • Int 调用 Foobar.__writeback_conversion,构造了一个 Foobar 对象
  • Foobar 交给 test_foobar 函数内部处理
  • 函数逻辑结束后,调用 Foobar.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,获得字符串,赋值给 word

我返回到 NSError 说。

回到 NSError 说

最简删节版代码:

// T = NSError? = Optional<NSError>
struct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{
  let value: RawPointer
 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(x: T) -> RawPointer
 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(x: RawPointer) -> T
  static func __writeback_conversion(inout autoreleasingTemp: RawPointer) ->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
  ...
  var memory: T { get set }
}

当一个函数接受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作为参数的时候,我们可以直接传递 T 的引用 &T,然后整个流程自动转换为

  • 用该引用参数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 获得一个 RawPointer
  • 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 获得一个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对象
  • 将这个对象交给函数内部处里,调用相关方法
  • 函数返回时,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,然后将结果赋值给一开始的引用参数,类型 &T 的那个。

如果是 NSError 的情况, 情况如下:

  • 某库函数接受 NSErrorPointer 作为参数,我们直接传递 NSError? 的引用 &error
  • error 作为参数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_get, 获得 RawPointer
  • 用这个 RawPointer 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,获得一个 NSErrorPointer 对象
  • 函数进行相关处理。对于 NSError 来说,这里一般是 Foundation 代码或者是 override 后的代码,在出错或者异常时访问 .memory,设置相应的错误
  • 函数返回。用之前的 RawPointer 调用 __writeback_conversion_set,获得 NSError? 然后赋值给引用 error
  • 接下来代码中可以对 error 进行判断,处理异常

其中 RawPointer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,是指针,在整个过程中值不变,指针指向的内存,就是 .memory 属性操作的部分,才是可变的部分,不属于 AutoreleasingUnsafePointer<T> 的成员访问控制范围,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函数参数中的 NSErrorPointer 为什么没有标记为 inout 的原因。

总结

这三个 static 函数合起来组成了整体功能。我觉得可以把这个功能叫做“引用的隐式类型转换”或者”隐式引用类型转换”。

当然,它的强大之处在于用隐藏了二重指针的细节,同时这个特性也可以有其他作用。比如。。。(我没想好)

参考文献